今年以来,AR-HUD的量产车不仅下探到十几万的车型,其价格也经历了“三级跳”,如今已不足千元,令人咋舌。
在4月的一次交流中,某老牌HUD厂家的负责人张恪告诉小编,他们在与国内一家主机厂的合作中,将AR-HUD做到了全系标配,由于使用TFT方案,价格也被打到了2000元之内,而彼时其他厂家的价格大多还处于2000-3000元区间。不过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本次合作的主要目的还是想打响市场,获得更多主机厂的合作机会。
到了六月初,疆程技术发布了自己的新一代TFT方案AR-HUD,在做到了大成像尺寸和不牺牲成像质量的同时,体积也有所控制,价格更是号称在当时属于“业内最低”
小编曾联系多位HUD从业者加以确认,均表示疆程的价格已经做到了1000多元。
就在几天前,某HUD厂家的技术负责人岑国峰向小编透露, 华阳在与某主机厂的定点中,将AR-HUD做到了惊人的950元,并且其他HUD厂家也在陆续跟进。(如有更多内幕,欢迎添加微信LeonYu87爆料)
低价,HUD行业的“双刃剑”
价格,确实能决定一个行业的生死。
2014年,Navdy推出的C-HUD曾惊艳四座,引领了后装市场的HUD风潮。包括岑国峰在内,很多人都承认自己涉足HUD领域是受到了Navdy的启发。然而,即便一年多以后,国内的C-HUD厂家如雨后春笋一般,但在后装市场,一台出厂价才1000多元的C-HUD,却会被层层加价,呈现到消费者面前的时候,已经4000多了。过高的溢价为消费者的体验增加了非常高的门槛,即便后来价格被打到了1000多,消费者依旧不买账,因为彼时的大屏车机也才1000多。再加上产品形态不够成熟,用户体验有待提升,C-HUD未能迎来爆发便急转直下了。虽说现在还有少数企业在继续耕耘后装市场,但这些产品总体上功能不多,性能也比较弱,已经无法和当初同日而语。所幸后装市场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必像前装市场那样自己垫资,便于企业的资金周转。
除去早期奔驰S Class上那款“五位数”的HUD不谈,如今的AR-HUD能够快速上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价格的飞速下降。智云谷方面透露,他们能够做低价的原因之一,是使用了TFT方案,该方案目前属于第一代光机,技术最成熟,价格也最低,不过智云谷解决了TFT的耐热性问题和阳光倒灌问题,因此具有一定先进性;原因之二是随着AR-HUD的渗透率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成熟度在提高,零部件的价格在下降。
但在价格被打下来的过程中,其实也依旧存在供应商话语权不足和主机厂过于强势的问题。
一家AR-HUD供应商就表示,他们的价格是在与主机厂的一次次“打和”中降下来的,但凡还有一点点降价空间,主机厂就会想尽办法与供应商协调,把价格再往下压一压。
据小编了解,受制于主机厂的压力,供应商会从这样几个维度降低成本:比如液晶屏,用京瓷的就比较贵,用天马的就会便宜很多;防尘盖正常情况下需要用到来自日本厂商的复合膜,国内厂家暂时还没有合格产品,不过日厂同样价格贵,因此有些厂家会使用更便宜的PC膜。另外机身内的滤光片或者吸光材料,受制于成本,一些厂家会选择不用,但可能会产生一些杂散光。有些问题在上车后第一时间是不会立即体现出来的,主机厂只有在接到负面反馈之后才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供应商相互竞争的手段,价格同样被当成武器来使用。例如在岚图项目中,智云谷曾和华阳同台竞技,最终以性价比胜出。不过这很明显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手段,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拿出来用的,特别是体量和实力都相对较弱势的企业,低价往往要动用浑身解数。一般情况下这类企业只能集中力量先做一两个项目,因为前装市场早期投入比较多,回款周期又长,项目多了资金链就会相当紧张。当然,华阳据说也留了余力。目前在行业里大家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二三线品牌或车型,大供应商一般都往会让着小厂,相反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品牌或车型上,小厂也会“投桃报李”。
低价之风下的创新乏力
当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低价”这个维度时,一场危机也在悄然酝酿之中。
“目前的HUD行业充斥着浮躁的气氛,”岑国峰说,其一是彼此都在价格上内卷,即使稍微有一点创意的东西都很少,大家都不愿在研发上继续做投入;二是用P出来的所谓“示意图”当成实际的“效果图”来误导用户,比如在图上P个麦当劳,告诉用户最终画面效果可以呈现出路面上具体的建筑,这会导致做出来的产品永远和用户诉求不匹配。长此以往,HUD市场可能就是不温不火,起不来的状态。
而在促使HUD厂家卷价格,不拼创意的,还有身为“把关人”的主机厂。
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主机厂,虽然喜欢选择价格低的产品,但终究有自己的SOR(Specification Of Requirements,指顾客方针对供应商发出的产品规格要求),假如有HUD供应商想要以次充好蒙混过关,可能性几乎为零。可问题也同样出在这儿:主机厂给出 SOR,供应商只需要照着做就好了,指标超过SOR,或增添了一些有附加值的功能都不会被认可,因为主机厂不需要,它只要供应商严格按照SOR去做就够了。不过这样的行为也扼杀了创新,因为对于供应商而言,创新不可能产生附加值,无法带来额外的收入。
因此,有极端的观点认为,如果让国内传统主机厂主导HUD行业的发展,整个行业或许会走向覆灭。因为传统主机厂的研发体系比较庞大,对于新技术的运用往往慎之又慎,也不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产品问题,遇到产品的市场反响不好,大概率会通过抠成本和“供应链管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同于造车新势力,传统主机厂在过往的经历中,也没有因为用户体验的提升,或用户痛点的满足而极大带动产品销量的先例,这同样使得他们对创新缺乏驱动力。
此外,过去一些供应商想往汽车行业推某款产品或某项技术,还可以通过后装市场,例如安卓车机就是后装市场先试,成功后再往前装运用,最后大获成功的。可现在后装市场早已萎缩严重,很多企业失去了重要的试验场。
创新乏力,不亚于行业的脑死亡。难道HUD注定只能在“低价”这条路上一卷到底吗?
HUD行业的出路何在
鉴于当下HUD行业的创新乏力和价格内卷,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HUD行业需要一家标杆性企业,能够像苹果之于手机行业,或是像特斯拉之于汽车行业那样,既有影响力又有创新能力,产品还能让大家眼睛一亮,有可能会把这个市场搅动一下,形成不同厂家良性竞争的态势。苹果Vision Pro的诞生,就让不少HUD从业者觉得眼前一亮。“苹果的产品标准,使用的材料、设计语言都是很高档的,如果能诞生这样的企业,对HUD行业是有推动作用的,”岑国峰说。
HUD产业的供应商成熟度提高了,也能催生出好产品来。因为一个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分工会越发细致。在不同的细分领域,供应商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创新研发,把自己最擅长的产品打磨到极致,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把价格做低,那些质次价廉的产品自然而然就会被淘汰。
当然,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成长空间,前期能盈利,后续再持续投入,降低成本。可现在HUD行业的情况是,价格在半年内一降再降,有些厂家甚至处于要赔钱才能供货的状态,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家同归于尽。
当然,这些想法更多还停留在观点层面,能否践行,需要多方的努力。
除此之外,在HUD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正在影响着行业的后续发展,并且蕴含着一些机遇。
例如有行业人士分析称,接下来HUD可能会出现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继续沿低成本方向走,比如TFT,是低成本的首选。把TFT做深做精,成为物美价廉的代表,并且将TFT的光机做成标准化产品。虽然这意味着利润会降低,但是产品质量是稳定的,通过规模化的方式依旧可以盈利。
另一条路线就是下一代技术,现阶段出现了多种技术“群雄并起”的局面,主流的包括TI主打的DLP技术,华为、睿维视、疆程技术、一数科技押注的LCoS方案,德赛西威、京龙睿信、锐思华创选择的LBS,以及不少企业开始预研的裸眼3D,在用户体验层面都会带来大幅提升。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小编的采访时表示,“HUD 市场目前还处于W-HUD 往AR-HUD 升级的过程中,W-HUD 市场中TFT 方案成本确实比较低,然而随着AR-HUD 的普及以及对显示要求的提升,DLP技术在高光效、画质、可靠性、VID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可以满足AR HUD对更大画幅,更远成像距离(VID)和更高阳光负载能力的要求,在这些性能和品质主导的产品上,基于DLP的HUD方案会越来越有优势。”
在谈及华为为何选择的LCoS路线时,华为HUD产品部相关人士说:“LCOS普遍用于高端投影仪领域,因此画质方面表现优异。在结合HOE(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s,全系光学原件)技术实现3D显示的时候,还具备平滑演进的优势。同时,LCOS支持相位调制,更适合未来演进到全息投影。另外,LCOS是基于CMOS的技术,CMOS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工艺,且华为具备相当的经验积累。虽然说现在LCOS的量产成本会比较高,但是等过了拐点之后,整个工艺会更加成熟,成本就会大幅的下降。”
德赛西威高级副总裁何志亮认为,如果从成本的角度来看,TFT和LBS技术的综合成本优势更明显。“德赛西威还是希望能够提升HUD产品的市场规模,让不同的车企都可以来享用这项技术。当然这些成像的技术当下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TFT方案最常见的阳光倒灌,LBS方案的散斑问题等,可是从更大的应用场景和未来的大规模应用来看的话,德赛西威比较看好TFT和LBS。”不过何志亮同时也表示,并非不看好其他方案,“这些技术还是会迭代,会不断提升增值点,降低它的成本,德赛西威也在持续关注。”
此外,德赛西威也进行了多年的柱镜光栅薄膜和裸眼3D算法自研,结合定制化MONO大尺寸TFT和彩色背光的匹配,解决了显示串扰和低分辨率的难题,提升了裸眼3D AR HUD的效果。
在HUD的产品形态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一位和吉利较为熟悉的行业人士告诉小编,目前的AR-HUD主要以投影折射的形式实现,体积较大,对车身的内部堆叠要求很高,因此HUD的小型化是吉利关注的重要方向,有助于HUD小型化的光波导技术也得到了关注。小编还通过多个渠道了解到,一些消费电子企业正在研发具备HUD功能的智能眼镜,并且不久之后会向市场投放。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HUD行业同样出现了软硬件的解耦。京龙睿信总经理陈晓华说:“HUD 设计目前就剩光机了,软件、图形引擎都在座舱域控制器里,所以就变成了座舱域要显示什么东西,都能直接输出到 HUD 上。”陈晓华还重点提到了东软研发的AR Creator,“借助AR Creator,HUD只需要作为最终呈现的设备,厂家不用单独招人自行开发软件,极大地实现了降本增效。”
另据东软集团汽车电子导航技术总监张鑫介绍,东软AR Creator能提供辅助驾驶、AR地图导航、车联网生态应用、车路协同等完备的功能体验,并且能部署在车机、仪表、光机等多导航平台来构建AR场景,且面向安卓、QNX、Linux、鸿蒙等多操作系统。
软硬分离,也标志着HUD产业链正在走向成熟。
结语
曾有一位从汽车行业退休的热心读者表示,HUD的未来,应该是在道路数字信息化与车联网融合,并形成体系化应用的过程中,承担起桥梁的作用,让道路交通的管理能有针对性地一对一精准协调、引导、指挥和管控。德赛西威方面也认为,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到了L3~L4阶段,可通过HUD增加给驾驶员提升置信度的预判提示显示内容,提升驾驶安全和出行效率。不过,在“软硬分离”的趋势下,这些功能的实现者,已不是HUD厂家,而是软件企业。
目前,东软已经明确表示正着力于数据整合与融合、实时性要求、多方协同共享以及实时场景理解和智能决策等方面,借助相关技术的支持,实现精准的道路交通管理。但想要将智慧交通真正带入现实,还需要包括主机厂在内多方势力的相互配合,可谓任重而道远。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16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