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HUD头部企业泽景科技宣布完成2亿元D轮融资,由架桥资本、长江资本、华泰紫金(华泰远东基金)、讯飞资本、龙鼎资本联合投资,老股东新鼎资本跟投,StarBridge Capital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但不久前有业内人士向小编透露,本轮融资或是泽景科技“瘦身上市”的“前奏”。一位业者也表示,去年年底泽景的某个HUD工作群内原本还有360余名成员,到今年3月已少了10%。为了顺利降本增效和融资上市,泽景科技在今年年初已经开始了裁员行动,裁员幅度达30%。
此外,某HUD厂家HR也向小编证实,年初接到过大量来自泽景的求职简历,且泽景前员工称公司并没有要求签竞业协议。
据悉,泽景2022年营收近3亿元人民币,计划2023年冲击科创板,估值约25至28亿元人民币。
据官网介绍,泽景科技于2011年开始HUD技术研发,并先后获得蔚来、吉利、北汽、奇瑞、一汽、长安、比亚迪、红旗等多家国内主流车企项目定点,更是国内首家获得合资车企量产定点的HUD供应商。有统计显示,2022年国内乘用车前装HUD供应商市场份额排名中,泽景位列第五,在国内厂家中排名第三。
今年5月,泽景科技宣布完成2亿元D轮融资。据预测,2023年泽景科技累计装车量将突破百万级大关。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装车量数据”存疑。
一位HUD厂商称,泽景在2020年前的出货量并不大,近两年才开始陆续起量,至2022年斩获国内的市场份额接近7%,但今年想实现累计装车量突破百万的目标,压力很大。
有业者认为,“瘦身上市”只能起到“降本”的效果,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怎样提升研发效率:“假如十几个人做一个项目,还要加上几百万的研发投入,资金负担太重。想要提高效率,投入十几个人意味着起码同时能开五个项目,这需要制定更为科学的管理和研发流程,招募更专业的研发人员,知识管理平台和各种研发工具的配置也不能落下。”
不过也有消息称,泽景将会搭上小米的顺风车。资料显示,泽景2021年完成的C+轮融资,正是由与小米关系密切的顺为资本领投,此外,还有新鼎资本、彬复资本、柯正创投等跟投。
消息人士向小编透露,近来泽景和小米之间交流密切,后续很有可能将业务重心放在小米汽车上,只要小米汽车能够量产,泽景的出货量将非常可观。
但对于接下来泽景乃至于整个HUD行业的融资与上市情况,投资机构与行业人士均表示出审慎态度。
某投资机构工作人员说,由于政策收紧,企业在国内上市会越来越难,“即便赴美上市,今年上半年几家冲击美股的企业情况也不好,并且不久前美国政府刚刚出台了对华投资限制规则,美元资本投资中国企业会大幅受限;至于港股,流通性比较差,对上市公司的估值也偏低,很可能上市就破发,得不偿失。”
泽景和很多HUD企业目前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内卷严重,且估值已至高位,资本入局意愿下降。该投资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投资者更青睐成长阶段的企业。“虽然HUD正在加快上车速度,但几家头部企业要么已经上市,要么估值超过20亿,想进入的资金门槛很高。”
另一个制约HUD企业融资上市的因素在于产品线很单一,盈利状况并不好。某HUD企业研发负责人岑国峰表示,行业早期用获取大量定点来讲故事的方法,已经很难有人买账,“如果能够盈利,或许还能有些辗转腾挪的空间,可如果不仅不能盈利,还要学互联网企业的打法,用烧钱的方式换取市场,路会越来越窄。”
供应商环节有人透露,泽景此前在圈子里就属于“价格杀手”,经常会通过价格的大幅让步拿到订单,“因此泽景的订单看似很多,实际上有不少单子都偏‘瘦’。”不过他也表示,近期泽景开始调整策略,砍掉利润率较低的项目。
更大的危机,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涉足HUD业务。
HUD属于“想入局很容易,想精深有难度”的产品,技术壁垒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高。这意味着很多“外来者”同样可以入局。比亚迪、长城这样的主机厂陆续进入HUD领域,而德赛西威、经纬恒润、歌尔这样的Tier1也都纷纷下场,对于那些产品品类较为单一的HUD供应商而言,挑战正变得越来越大。
如果说将HUD厂家比作“价格杀手”,那么主机厂和Tier1或许就要被称为“价格屠夫”了:主机厂和Tier1往往都有其他的主营业务,HUD仅是其产品线中的一个小小元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业务获取的利润来填补此处的空缺,因此降价幅度会更大。再叠加规模优势,对于HUD厂家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威胁。
岑国峰认为,目前HUD厂家最需要的是一个行业标杆,能够如同当年福特汽车推出Model T那样,给行业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新思路。他表示,这个标杆企业有可能不从车载行业产生,而是从手机或者从别的行业转到车载行业。“比如DLP光机在普通的投影行业已经很成熟了,转到车载行业只要过车规就行。假如没有在消费电子行业被市场检验过,想要进入车载市场反而会难。”
他表示,在没有出现行业标杆的情况下,接下来HUD行业可能会向两种方向发生演变:
一个是HUD企业当好Tier2,服务那些老牌Tier1,比如北斗智联、创维汽车电子现在都在和一些充当Tier2的HUD企业合作,德赛西威与炽云科技也是这种关系;
另外一种是既有Tier1的业务也有Tier2的能力,比如华阳。不过岑国峰认为,如果有企业想要学华阳,那么在盈利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自己的技术深度,“因为目前华阳的技术深度还有所不足。”
但岑国峰对于学习华阳做传统Tier1的打法并不看好。“现在的Tier1都在跟国内主机厂一起卷,能挣点小钱,但财报不会很好看,而且运营成本很高。Tier1里接下来日子比较好过的,是像诺博、弗迪这样的主机厂‘亲儿子’,其他传统Tier1既没有护城河,也没有核心能力,处境都很艰难。”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16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