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道兼行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变革勇进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前不久,宁波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举行,吹响了新时期发力“创新深化”的冲锋号。
“八八战略”实施20年,制造业大市宁波坚持以高水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迁。
迈上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新征程,宁波在科创工作格局、平台建设、科研攻关、生态建设等领域打出超常规“组合拳”,争先进位,加速破局——
改革引领创新。推进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改革,探索实践“研值在线”“万企诊断行动”等典型做法,全方位提速创新变革。
合力推动创新。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统筹实施“战略科技力量起势”等六大工程,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市县乡一贯到底工作格局,全领域优化创新生态。
开放赋能创新。拓展与中东欧科技合作优势,吸引全国优势科研力量解决区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面向全世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
创新是“国之大者”、时代大任。瞄准“一流”目标,宁波筑牢“底座”,攀高图强,加快发展。东海之滨,一场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攻坚战拉开了帷幕。
筑平台 点燃创新策源新引擎
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项,申报省级人才项目3项。今年8月召开的宁波市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上,备受业界瞩目的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揭牌。剑指“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甬江畔,又一艘面向未来的科创巨舰启航。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离不开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支撑引领。包含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在内,宁波举全市之力打造的甬江科创区正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精神,加速凝聚优势要素、积蓄策源创新的深厚爆发力。
成立市委主要领导牵头的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市域统筹和利益共享机制……一项项超常规举措,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创新磁吸“引流”效应。
今年上半年,甬江科创区签约两家企业研发总部(吉利、东方电缆),宁波新增省“315”工程重大创新平台项目6个;截至8月底,甬江科创区已集聚宁波全市31%的市级人才、41%的省级人才、43%的国家级人才。
建设“大工程”,提升“硬实力”。着眼大创新,宁波以系统思维整合要素资源,做优做强新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两大策源体系,全力锻造既能攻坚前沿重大项目、又能为区域产业发展赋能助力的“战略科技力量”。到2027年,宁波争取建成国家级实验室、创新中心3个以上。
在甬江实验室,一张张年轻面庞正紧盯石墨烯等新材料领域多项前沿技术加紧攻关。作为宁波市单体投资最大的科创项目,甬江实验室挂牌不到两年就建成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等领域研究中心8个、研究组6个,集聚创新人才340余人,纳米氧化硅宏量稳定制备技术等5个产品、3项技术实现应用。
层级合理的实验室体系,是衡量城市科创能力的重要指标。去年来,宁波发力重组市级重点实验室体系。今年上半年,宁波就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30家。近几年,宁波超常规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实验室47家。
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在柔性电子智能芯片等领域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天大浙江研究院开发30万吨/年醋酸乙烯成套生产技术,综合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在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发展的同时,宁波聚焦“高水平”目标,研究制定《宁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为“大院大所”实现更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施工图。
目前,宁波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均取得阶段成效,由蓝卓牵头的省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完成智能工厂操作系统开源开放平台开发并发布v1.0版本,技术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建设正快马加鞭。
强攻关 树立科技自立自强新标杆
对涵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全链协同的战略性项目,最高补5000万元;入选国家计划的重大科技项目,市级财政给予同等规模资金配套……宁波“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于近日正式实施,一条条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激励扶持新政,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备感振奋!
政策的“提档升级”,实质是高质量发展对创新支撑内在需求的持续深化。对已具备相当经济体量和要素基础的宁波而言,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一大使命,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做示范强引领,其中,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重要一环。
回溯宁波多年来的科创发展历程,关键核心技术补短板、强支撑的工作主线一以贯之。
以2018年开始实施的“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为例,通过凝练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宁波打造“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球创新资源协同破题”的“揭榜”机制,累计部署实施重大攻关项目600余个,不仅研制出一批“并跑、领跑”型自主创新产品,东方电缆“大长度多芯集束制造技术”、伏尔肯“高性能陶瓷密封环”、大丰实业“冬奥会大雪花”、方太电器“亚运火炬”等多项成果还成功应用于神舟飞天、科技冬奥、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工程。
新时期,科技创新越来越凸显其前瞻性和系统性。“传统攻关模式,已难以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产业竞争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未来,宁波要进一步发力统筹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项目布局和上下游协同,通过凝聚科技攻关的大合力,来推动创新能级的大提升。”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谁来出题”,宁波大胆探索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建设模式,激智科技、海天、吉利等一批行业“领头羊”带领上下游企业及科研院所“组团”攻坚产业链重大关键技术。前不久,该模式还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揭榜清单。
聚焦成果验证,宁波在省内率先启动重大应用场景立项攻关,通过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试验路段”,加快推动新型桥梁伸缩装置、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等一批重大成果示范应用。
完善全链条、一体化布局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实施“战略协同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科创生态育成”“重大应用示范”等四大领域攻关项目,宁波将以“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为牵引,全面提升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的数量与质量。
宁波在基础研究上相对薄弱。今年,宁波牵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总规模4亿元的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成为首个独立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的设区市,未来将吸引全国优势科研力量破解区域发展关键共性难题。
夯底座 优化全域科创新生态
假使把创新型城市比喻成一座森林,那企业便是遍布其间的树木。作为“科创森林”基础的单元个体,企业创新能力强弱,直接决定城市的创新能级。
科创禀赋并不占优的宁波,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课题。
在宁波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现场,宁波为全市企业研发投入50强颁发奖牌。上榜企业不光看研发投入总规模,还看近年来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围绕汽车零部件和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上榜企业均胜集团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努力构建世界级汽车安全与电子产业供应体系。截至去年,均胜电子研发人员超4900人,公司拥有专利逾4000项。
能力提升的前提是摸清底数、明晰需求。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宁波科技系统开启研发创新“诊断+提升”专项活动,市县乡联动,覆盖服务企业超3000家。同时,创设企业走访服务“三色图”,精准排摸企业创新发展难题。
以数字化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宁波积极推进“研值在线”数字平台开发建设,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研发费用政策享受“批量导入、一键归集”“系统汇总、一键生成”,助力2300余家企业享受研发后补助3.6亿元。
宁波还在同类城市中率先开展乡镇(街道)创新能力30强、区(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等评价,与税务部门拟定《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提能扩量。
激发活力,创优生态。实施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职务成果转化收益的奖励比例下限提高到75%,高于全国、浙江标准;实施“金融助科创 驱动新发展”专项行动,市、县、银行机构三方联动设立科技信贷风险池14个;推进宁波科技大市场3.0建设,上半年已举办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百余场……
下一步,宁波将深入贯彻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要求,打造以崇尚创新、主体活跃、投入多元、链条畅通、机制高效、氛围浓郁、成果丰硕为特征的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到2027年,宁波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新材料等科研能力进入全国乃至全球第一方阵,创新型城市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16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