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引特斯拉、内孵新势力,上海从来不缺关于汽车的故事!

上海,豪赌「智能电动汽车」背后的老谋深算

上海从来不缺关于汽车的故事。

汽车、轿车、智能电动汽车,这些都是上海汽车产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关键词。

1901年,上海街头首次出现两辆美国汽车,让上海市民第一次认识了『汽车』;

80年代上海与大众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则是刷新了国内汽车产业对于『如何生产一辆轿车』的认知;

而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大工厂的落成,直接让上海开启了『智能电动汽车』时代。

上海,豪赌「智能电动汽车」背后的老谋深算

百余年来,上海汽车产业发展经历了几次高潮迭代。从最近一次变革来看,特斯拉这条鲶鱼的入华,直接盘活了国内整个汽车产业,拉开了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大赛的帷幕。

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当下上海已经聚齐了各种汽车势力:智能电动汽车的开创者特斯拉、上海本土传统汽车巨头上汽、国内新造车四小龙之二蔚来汽车全球总部和威马汽车总部,更有科技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车企结合的衍生品牌智己汽车,还有从地产跨界到汽车的华人运通,几波势力,你尚未唱罢我便登场。

这些势力的竞逐与无声厮杀,无疑让中国汽车产业在新四化时代有了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如果说1901年两辆美国汽车出现在上海,可能是出于某种时代偶然性;那么无论是80年代主动引进外资,还是2018年特斯拉入华,上海的每一次主动出击,其实都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命脉。

上海汽车往事:从『汽车为何物』到成立合资汽车公司

时间拨回1901年,那一年,上海的街头出现了两辆美国汽车,这让上海成为国内最早使用汽车的城市。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人并不了解这个西洋舶来品。有据可考的是,民国时期上海的汽车公司大多由外国人开设,主要经营一些汽车进口和修理业务。

直到50年代中后期,上海的汽车公司才从汽车修配进入整车生产阶段,进行轿车、客车等车型。

据了解,1958年9月,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出了一辆名为『凤凰牌』的小轿车,但其制造工艺还处于较低水平。据说是工厂里的汽车老师傅依着另外一款车型,用榔头手工敲打出来的。

上海,豪赌「智能电动汽车」背后的老谋深算

因此,如果真正论起上海的现代汽车产业进程,还要落在改革开放吹来的上海大众合资生产轿车项目头上。

1978年,决策层就『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等问题』批示,同意与外商接触。

经过60多次谈判,上海在美国通用、福特,日本日产,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联邦德国大众7家汽车公司之中,最终敲定了与德国大众成立合资公司。

饶是如此,当上海大众首任德方负责人、副总经理马丁·波斯特看到上海破旧的汽车厂房时还是吓了一跳。

『大量的金属废料散乱地堆放在厂区地面,那么房屋,与我们想象中的生产厂房,风马牛不相及。』

马丁·波斯特在其《上海1000天》一书中如此写道:

『有那么一刻我呼吸停止: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这些落伍的厂房,脑子一片空白。难道这些遍地尘土的简棚陋屋,就是一家汽车制造厂?就是在这种地方,大众要联合中国人一起造车?然而,望一眼公司的招牌,证实了我的确没有走错地方。』

但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随后因为大众汽车经济不景气项目险些『泡汤』、国内经济调整等原因,直到1982年,从德国运来的第一批汽车零件才正式到了上海汽车老师傅的手里。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此国内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诞生,上海的汽车现代化产业大门才算是正式打开。

上海,豪赌「智能电动汽车」背后的老谋深算

十几年后,1997年通过同样的方式,通用汽车也被引进了上海。1998年年末,第一辆别克新世纪下线,工厂产线的建设速度超乎想象,『上海速度』在当时就已经显露雏形。

如果说,德国大众让上海汽车见识到的,是标准化的汽车生产制度与流程;那么通用汽车除了带来规范的制造流程之外,还让上海汽车见识了品牌与销售体系的打造。

通过引入外商,上海实现了国内轿车生产的从无到有,从0到1,打开了中国汽车赶超的局面。

跟特斯拉对赌:一场未知的冒险

电影里,主人公总是在编剧的金手指下一路开挂,但现实生活里恣意开挂的事情少见,多数的成功其实需要一些深谋远虑的布局。

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汽车公司在上海临港拿下了一块土地,计划建成一个超级汽车工厂。两年后,特斯拉熬过了最为灰暗的产能爬坡时期,终于在2020年末交出了接近50万台的成绩。

站在历史的节点来回望,上海引进特斯拉的这一步棋,总算有了实打实的成绩。但这背后,其实是一场艰深的拉锯战。

作为全球最耀眼的新兴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很早就拥有了一帮忠实拥趸。

不过,因为特斯拉早期产品价格昂贵,加之所有车辆都在美国生产,进口关税是一笔不小的成本,特斯拉无法在中国开拓更大的消费市场。毕竟,中国消费者要购买一辆特斯拉,可能需要支付将近美国消费者2倍的钱。

但上海想要打破国内汽车产业状况的决心却是坚定的,前前后后,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上海经历了四年的拉锯战。

2014年,上海浦东向特斯拉抛出了橄榄枝,但当时有手握多束橄榄枝的特斯拉并不急于进入中国市场,反而提出了很高的两个条件:一是独资,二是登记产品变成电子消费类产品而非汽车产品。

两个条件的门槛之高,一度让特斯拉来华一事无法推进。

但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8年。

2018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逐步全部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具体来说,2018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另一件则是中美双方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特斯拉在夹缝中生存颇为艰难,关税价格也愈发高昂。自2018年7月6日12时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整个的关税上升至40%,而其他国家的进口汽车关税维持在15%。

内外夹击之下,特斯拉入华的脚步越来越迫切。

上海,豪赌「智能电动汽车」背后的老谋深算

2018年7月10日,上海和美国特斯拉达成协议,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这次的合作也被视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特斯拉作为第一个获批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也迎来了业务全面走向盈利的转折点。因为上海的超级工厂,不仅能够解决从国外进口汽车的关税问题,还能解决产能的燃眉之急,同时上海配健全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也可以帮助特斯拉持续降本。

可谓一石三鸟。

不过,在特斯拉入华一事上,上海并非一味地利好特斯拉,其实也和特斯拉签订了一个对赌协议:

协议中规定,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从2023年年底开始,每年要向政府缴纳22.3亿元的税款,如果不能做到,政府则会收回土地,同时为了防止出现某些不正当行为,特斯拉在未来的5年里,要在上海工厂投入140.8亿元资本支出。

按照当下特斯拉的势头,上海的对赌协议已经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

特斯拉的朋友圈,也是上海汽车的朋友圈

但特斯拉带来的效应还不止于此。

有网友在知乎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上海临港为何给特斯拉提供贷款、地块?对我国及地区发展有什么好处?』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提到的两点关键因素就是:拉动国产汽车发展。

虽然马斯克并不乐意外界将特斯拉称之为『汽车界的苹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进入中国可以说是像素级地复刻了苹果来华的影响力。

当年苹果来华,极大地带动了国产手机产业链的发展,比如柔性线路板、连接器、声学产品、盖板玻璃、射频产品、摄像头模组等硬件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培养出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企业。据了解,2020年苹果供应商名单前200名中,中国占比高达43%。

同时,苹果供应链还为国产手机孕育出华为、小米、OPPO、vivo等自主品牌提供了土壤。

特斯拉同样如此。

据了解,特斯拉产业链涉及供应商分为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底盘、车身、其他构件、中控系统、内饰和外饰等九个部分,涉及直接、间接供应商一百三十余家,其中一半供应商都是国产企业。

更有意思的是,凭借着特斯拉超强的交际能力,其在上海超级工厂周围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朋友圈。

在其工厂周围,从方向盘、安全气囊、内外饰件到驾驶舱模块、汽车钣金件等零部件,都可以轻松集齐。

据未来汽车日报不完全统计,特斯拉超级工商落地半年之内,吸引了数十家供应商在上海临港产业区落户,涵盖了动力电池、车规级半导体以及内外饰件等零部件企业。临港奉贤园区里的企业坑位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

可见,借着特斯拉这条鲶鱼,上海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在存企业共1.2万家。近五年(2016-2020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注册量分别是:0.1万家、0.1万家、0.2万家、0.2万家、0.4万家,其中2020年注册量同比增长了100%。从注册资本来看,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有0.6万家企业在500万以上,占比总量的50%。

特斯拉的朋友圈,正在变成上海汽车产业的朋友圈。

多种玩家混斗,上海成最大玩家

不过,特斯拉入华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在特斯拉享受上海朋友圈和上海速度时,国内的新造车势力之一蔚来汽车在上海建立工厂一事被取消,与上海高端制造产业链失之交臂。

但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还是非常明确。

尽管与蔚来工厂错过,但上海依旧是蔚来全球总部的所在地,依旧是蔚来崛起并走向全球化中的不可缺位的大城市。

上海,豪赌「智能电动汽车」背后的老谋深算

作为国内最早出现并且率先进入现代化生产的城市,上海的汽车产业嗅觉还远不止于此。

既然没能留住蔚来,便留住下一个潜力股——威马汽车。

2020年9月22日,威马汽车宣布完成了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的单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

上汽和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作为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产业资本的入局,也被外界解读为上海政府层面对于未来汽车行业变革的一些思考和布局。

此外,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三方携手打造的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注册资本为100亿元,在新一波新造车势力中也是不可小觑的一员。

除了互联网科技企业与传统汽车的结合,当初促成特斯拉在上海落地的华人运通丁磊,则是以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三智”为战略布局,从地产跨界到汽车行业。

2020年9月24日,华人运通首款量产车型—高合HiPhi X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将于2020年年底小批量试生产,2021年正式交付市场。

可见,特斯拉落地上海引起的波澜才刚刚开始。

但还有一些更长远的布局正在被谋虑。

2020年12月11日,临港新片区发布了《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规划(2020-2025)》。

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要基本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多维度、多领域产业链体系。未来,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基本建立汽车电子、感知计算、车联网通信、线控技术、智慧交通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形成3家左右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具国内领先的整车企业,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都具备2家以上国际领先水平的零部件头部企业,智能网联整车产量超过100万辆。

在新一波的造车热潮下,上海的汽车产业发展或成最大玩家。

总  结

行文至此,其实无意吹捧上海,只是上海作为一个扭转了巨轮方向的城市,其中的故事值得被说道说道。

但别忘了,上海只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背后还有许多个想要在汽车行业破旧立新的城市:比如也想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聚集的北京、素有『投资银行』之称的合肥、广州、常州等。他们对汽车新四化方面的投入,不见得比上海少。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城市的存在,潮水的方向才能真正被改变。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164780!

(0)
AIIAW的头像AIIAW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1-01-26 21:49
下一篇 2021-01-29 12: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