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来,国内5G产业快速上扬。无论是基础建设推进或是5G设备普及,加上商业应用陆续落地,国内5G产业无疑走在全球前列。
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5G将成为广泛的无线宽频基础网络,可为用户提供高带宽、低延迟、广泛的运算能力,在大幅提升以人为中心的移动网络体验时,满足产业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
(一)
据国内三大运营商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国内5G终端用户规模已超过2亿,5G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1.63亿部,5G基站建置超过70多万个,全球规模最大。估计2020年三大运营商在5G的投资金额超过人民币1800亿元(约278亿美元),约占全年度资本支出的53%。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未来一年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将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展开制造业数字转型工作,培育新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工业设备和企业上云端。他也强调,2021年将深化5G+工业互联网工程,力争5G落实在更多的工业企业,建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
工信部于2021年1月13日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强调到2023年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区、各产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在10个重点产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打造3至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20个区域级分中心和10个产业级分中心。此外,也将培育发展40个以上主管业务收入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1、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并培育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而在推动5G基础建设部署之际,也同步推动数据中心及云端运算中心的需求,据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国内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指出,阿里巴巴计划未来3年新增投资人民币2000亿元(约309亿美元)在云端数据中心部署上;腾讯则同样计划未来5年砸人民币5000亿元(约773亿美元)在相同项目上。
就国内整体企业在云端和数据中心的支出数据而言,2020年达到人民币1800亿元(约278亿美元),但预期未来5年将一举增至人民币2万亿元(约3093亿美元)。
(二)
预期国内5G加速推进将延续至2021年,规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加快覆盖主要城市。中国移动于月前宣布2021年实现全国市县城区及部分重点乡镇良好5G覆盖,基站部署破百万规模。中国联通则提出3年内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部署,基本实现主要城区、高速公路、铁路、重点县城和大型乡镇的区域性5G覆盖。而中国广电则将推动省会、市县和大型乡镇的5G网终覆盖。
为扩大鼓励投资,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于2020年底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较2019年版增加127条、总条目达1235条,重点增加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中西部地区条目。新版条目自2021年1月27日起施行。
发改委在声明中表示,将重点鼓励外资投入先进制造领域,包括人工智能AI、半导体以及5G相关技术。商务部指出,在鼓励目录中符合条件的,可享在投资总额内进囗自用设备免征关税政策,在西部地区鼓励产业设立的外资企业,可减征15%企业所得税;在鼓励外商投资制造业项目,可优先供应土地。
(三)
白皮书指出,从组网方式,国内5G网络建设仍以独立组网(SA)为目标推进,预期2021年将加速实现5G SA规模商用,从建设策略,未来2至3年运营商将以发展垂直产业市场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产业应用市场。
在5G技术研发试验以及运营商推动下,在系统设备方面,包括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大唐、上海诺基亚贝尔等系统设备厂商相继推出了支持SA模式5G基站及核心网产品。而在芯片方面,华为海思、高通、联发科、三星电子等厂商,也推出了支持SA和非独立组网(NSA)的手机芯片。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Statista数据指出,2019年全球5G芯片市场规模为10.3亿美元,2020年成长至20.6亿美元,预期2021年将进一步成长至35.5亿美元。
(四)
虽然国内在5G网络硬件部署超前,然而业界人士分析指出,当前5G仍更多是基础建设部署,尚无法如4G那样带来运营商业务升级,为生活带来显著变化。5G要发生颠覆性变化仍非短时间内可实现,重要的是从各垂直产业里看5G应用的发展。
上述白皮书也指出,未来2至3年将是国内5G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时期既是5G应用生态的培育期,也是各厂商积蓄实力加速转型成长的重要时期。
尽管制造业、工业互联网被业界看好是5G应用方向,但实现大规模应用仍非短期内得以达成,通过5G技术来改造数字化系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此外,目前5G消费应用仍以增强4G业务应用体验为主,尽管运营商、网络服务供应商均积极探索5G新应用领域,例如AR/VR、4K直播、在线游戏等,目前都仍处于商用早期,难以支撑5G应用规模发展。如华为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表示,无论是远端操控、影像识别、无人机等场景应用,单纯依靠5G将无法实现,必须与智能终端、产业终端、云端运算、人工智能等其它技术结合并集成产业信息化系统,才能产生聚合效应,真正实现5G价值。
前3GPP冻结的R15版本上不能满足产业应用需求,而支持低延迟、高可靠的R16还需要1至2年左右才能实现商用,例如网络切片或多接取边缘运算(MEC)等功能,预计要等1至2年后才能具备大规模部署力。
而尽管国内5G网络部署超前,但仍远远不足,还未达到广域覆盖水平,多数地区仍无法有效使用5G网络,也致使无论面向一般消费者或是企业的5G应用都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碍于5G业务入不敷出,传出运营商开始选择性关停5G基站,主要是节约电力消耗的营运成本,其次则因为5G资费远高4G,导致多数消费者用户并不买单。
据运营商指出,5G基站建置成本大、其消耗电费同样很大,约是4G的4倍以上,还未算上其它营运、损耗、保养等费用,致使运营商喊吃不消,进而被迫向用户收取较高的5G资费来平衡收支。而如此一来,消费者对高资费的5G便兴趣缺乏。
此外,5G芯片和模块的高价格也某种程度制约了终端产品的丰富性,因现阶段5G仍面临市场碎片划、单一市场规模不足等窘境,无法扩大市场规模,也致使芯片和模块价格居高不下。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16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