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已超「40%红线」,「缺芯」拐点将至?

“缺芯”的话题已经在半导体行业的上空萦绕了两年之久。这次由于劳动力短缺、疫情封锁等多番因素最终导致的全方位的缺芯潮一度致使手机、汽车等行业出现了“一芯难求”的局面。

即使在过去的两年中,以台积电、英特尔为代表的芯片头部厂商不断为了解决这一情况而努力,但始终未见根本性的成效。

但在今年的市场中,“一芯难求”的情况似乎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GPU、模拟芯片价格暴跌,缺芯「狂欢派对」将结束?

在去年还是“香饽饽”,动辄能在非常规渠道卖到数倍高价的模拟芯片,却在近日迎来暴跌。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两个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的部分模拟芯片的市场价格波动巨大,部分芯片甚至下跌超过8成。

无独有偶,今年3月以来,曾经紧俏一时的GPU也出现了较大降幅,根据Tom’s Hardware数据,GPU价格已经在5月间下跌了约15%,同时二手GPU价格也平均下降了10%。

在“缺芯潮”中,模拟芯片与GPU芯片都曾经是最为紧缺的种类。而如今价格却在短时间内迅速跳水,这让人们猜想曾经“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扭转,引发了人们对由于缺芯引发的涨价狂欢是否已经结束的讨论。

模拟芯片与GPU的价格跳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需求减小。

模拟芯片的市场需求正在变冷。消费市场中人们对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需要使用到模拟芯片的设备需求平淡。这使得地规格小、交期短的模拟芯片接近供需平衡,导致了价格波动。

而由于今年以来加密货币持续走低,曾经火热一时的“挖矿”行动减少,再加之新一代的显卡即将推出,使得市场对GPU的需求大大降低,缓解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使GPU的价格出现了松动。

而GPU和模拟芯片上发生的故事,也是今年以来半导体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以国内市场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在4月18日发布的数据,2022年3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285亿快,同比下降5.1%,第一季度产量807亿块,同比下降4.2%。创造了从2019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芯片产量最低记录。

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封控使产量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则是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下降: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为3.112亿台同比下跌11%,电脑等产品的销售量亦有下跌。

看起来或许芯片“狂欢派对”的日子将要结束,但这次缺芯不同以往,它辐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属首次。特别是目前以汽车厂商为代表的一些终端厂商仍受“缺芯”困扰无法及时进行生产,不断减产的同时,交货时间也不断延长。

在这风雨欲来的时间点上,芯片巨头们对这场“派对”的未来,看法并不统一。

「缺芯派对」结束前,巨头们的冷静与疯狂

对于芯片市场未来的预测,巨头们持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看法:一派认为未来芯片市场随着需求的减少和产能的增长,缺芯问题即将解决,而生产过剩即将到来。另一派则认为,短期内芯片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缺芯”的问题仍然将持续较长时间。

瑞银全球研究分析师在 6 月 20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告称,由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终端产品需求的下滑和库存的调整,随着增长开始放缓,半导体行业的 2 年上升周期正在结束,并预计将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出现低谷。

导体分析师 Sunny Lin 对半导体领域发展的前景预测到:“经过12-18个月的上升周期,芯片库存已大幅积累,需要分阶段进行调整。”

他还指出,200毫米和300毫米晶圆的65-90纳米制程的芯片“缺芯”已经正式结束,但目前28纳米和40纳米的供应仍然紧张。“预计到 2023 年底,28 纳米和 40 纳米的供应将有所改善。

而台积电等芯片代工头部厂商也对半导体行业的前景持有相同的看法,并已经在生产规划中进行了一些调整。

据《电子时报》报道,受“缺芯潮”影响,台积电在近年来正不断扩充新的产能。其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圆晶厂将在2024年开始批量生产,位于日本熊本县的12英寸制程圆晶厂也在建设中,计划于2024年年底投产。

除了在美、日建立新的圆晶厂已经扩大在中国大陆制造基地的产能外,台积电还在中国台湾全速建设晶圆厂,包括在高雄建立7-28nm制程晶圆厂和在南部科技园、新竹科技园、中部科技园三处建立2-3nm制程的晶圆厂。

如此密集的建设后,台积电发现未来需求的增长可能会“吃不下”这些产能。

消息人士称,由于在建产能的产量将在2024-2025年达到峰值,台积电将不得不考虑新项目的进度。台积电认为,如果进一步提高产能,一旦半导体行业增速跟不上产能,自身就会遭遇产能过剩带来的危机。

无独有偶,同为芯片代工龙头的三星也对未来感到迟疑。据报道,有消息人士称,由于担心库存膨胀和全球通胀影响,三星电子已经暂停接受新采购订单,并减少零部件发货数周。据知情人士说,这则通知将适用于电视,家电和智能手机等多个产品的组件。

但对芯片市场的未来的预测,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

仍然有一些厂商认为,缺芯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并且半导体本轮的增长期还将持续更长时间。

基于对未来的积极看法,他们并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

英特尔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近日,英特尔CEO基辛格在达沃斯论坛上谈到有关半导体行业产能的问题时表示,芯片的缺货将持续到2024年,并表示先进工艺制造设备的交付期太长,阻碍了产能的扩张。

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已超「40%红线」,「缺芯」拐点将至?

目前,英特尔已经宣布在美国及欧洲投资一千多亿美元用于扩张芯片产能。

同时,美国政府也与英特尔站在一起。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长雷蒙多5月31日警告称,全球关键芯片短缺的局面很可能将在整个2023年持续下去,甚至延续更长时间。

雷蒙多还呼吁美国国会抓紧时间行动,为促进美国芯片制造行业发展的立法提供资金,以支持英特尔等芯片企业的扩张计划。

光刻机制造厂商ASML也认为缺芯仍将持续。据报道,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在财报会议上表示,由于产能限制,ASML目前最多只能满足市场对其深紫外光刻机需求的60%左右的产量。ASML认为这意味着知道2023年,芯片都将持续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

同为芯片行业的“巨头”,却发出了两种声音,这是因为造成这波“缺芯潮”的原因较为复杂。

但在过去两年“狂欢”的巨头们,已经切实的为未来可能的“过剩时代”埋下了隐患。

“缺芯期”的狂欢,或将致未来市场拥挤

在过去两年中出现的“缺芯”问题,实际上是由于结构性原因和周期性原因共同导致的。

一方面是因为疫情背景下的劳动力短缺使得供应链的运转出现问题,导致芯片产能不足导致的结构性“缺芯”。另一方面“缺芯”也是因为芯片行业具有“繁荣-衰退”的周期性特征。

所谓周期性特征,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几年)该行业整体利润上涨,但再接下一段时间内又会变得无利可图。

引发芯片行业周期性特征出现有三个重要因素:资本支出的变化、芯片尺寸微缩失败和需求放缓。

其中,资本支出在影响芯片周期性变化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当芯片制造商盈利时,他们会投资新的产能,而新产能会在大约两年时间达到最高水平导致供过于求,进一步影响价格。反过来,当利润消失制造商便会削减资本支出,造成市场供应短缺,由此形成周期。

2018年,半导体行业也曾经经历过长时间的繁荣。2018年8月全球芯片销售额同比增长14.9%,达到了401.6亿美元之后,资本市场却认为半导体行业即将进入衰退期。高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因此对半导体行业发出了警告。

同时,芯片制造企业也对生产计划做出了基于对未来悲观判断的调整。2018年7月中旬,台积电将预期支出削减了13%,三星方面还未正式改变今年的支出计划,但有部分分析师报告称该公司在调整生产业务时推迟了设备订单。而三星和台积电的资本支出合计占据了当时芯片行业总资本支出的46%

而如今的芯片市场,似乎又一次站在朝向“衰退”路牌的十字路口前。

2021年至今,芯片市场持续火热。不少巨头都在此期间做出了扩产的决定。台积电、联电、英特尔、三星、力积电、中芯国际等国内外厂商无一例外,都砸下天量资金投入到扩产的计划中。据统计,这些新增建设的圆晶厂中,2021年有9家释放产能,2022年则有14家圆晶厂产能释放,2023年新增8家,2024年到2025年则新增9家。

虽然目前这些产能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缺芯的现状,但却已经使得未来的市场变得拥挤。

由于圆晶厂的建设周期长,因此目前已经释放的新增产能尚不足以缓解芯片短缺的问题,但从产能建设的进度来看,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渐释放,2024-2025年期间全球芯片产能可能会迎来高峰,而随着需求放缓,大规模的产能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

同时,资本指出的增长也预示着过剩危机的到来。

台积电2021年的资本开支同比增长74%,今年预计同比增加33.2%—46.5%;联电2021年资本开支增速高达80%,今年预计增加100%。英特尔方面则预计资本开支同比增长将达到43%。

资本开支的快速增长,往往预示着半导体市场的下跌。这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的结论。

业界一般认为资本开支增长超过40%象征着半导体的“危险线”。一旦资本开支超过40%,未来就极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和半导体行业增速下跌的情况。

同时芯片制造的工艺仍在不断更新中,但产能的获取却具有滞后性。如今投产的“先进产能”,可能在真正释放时面临更先进产能的冲击,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发生。

在“缺芯”仍然持续的今天,生产过剩的种子,已经在半导体行业悄悄种下了。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164780!

(0)
AIIAW的头像AIIAW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2-07-04 19:21
下一篇 2022-07-08 16:45

相关推荐